医院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医院资讯医院新闻详细

不“帕”啦!神经外科开展首例帕金森患者脑深部电极刺激术

发布时间:2022-11-16 11:41 本文来源: 神经外科 赵东海、黄燕花

近日,我院神经外科朱永华主任团队为谭先生成功实施我院首例脑深部电极刺激术(DBS)。

谭先生是一名帕金森患者,12年前在静息状态下,他开始出现四肢动作迟缓、僵硬,静止性震颤、睡眠障碍,最后确诊为帕金森病。从那以后他开始了药物治疗,患病初期药物可以很好地控制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僵直症状逐渐加重,服药量逐渐增加,副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可治疗效果却甚微。谭先生自理能力越来越差,经网上查询及多方咨询后谭先生希望寻求手术治疗,于是来到我院神经外科就诊。

“这样的情况在临床上叫做‘药物蜜月期’”,接诊谭先生的是神经外科朱永华主任,朱永华告诉他:“在帕金森病早期,服用左旋多巴等药物能起到很好的疗效,但到了中后期服用常规的药物已经无法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这时如果得不到合理的治疗,病情将会快加重,这时候考虑外科手术是个不错的选择。”

经过详细的评估和检查后,谭先生非常适合进行脑深部电极刺激术。术前大家就谭先生的手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经过了周密计划。手术当天,神经外科朱永华主任团队在局麻下使用立体定向装置将电极精准置入患者双侧的丘脑底核,随后在全麻下将脉冲发射器埋藏在患者右侧胸部皮下。术后谭先生顺利出院,拟一个月后进行开机。  



朱永华介绍,DBS是一种微创手术,不需要开颅,仅需在颅骨上钻孔即能完成,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特点。DBS手术不毁损神经核团,只是使其暂时处于电麻痹状态,可根据患者的病情调节电压、电流、频率等指标,从而可以达到长期控制患者症状的效果。



帕金森病(PD)是一种缓慢进展性神经系统退行疾病,在发病初期,首选疗法为内科药物治疗,往往疗效显著,是PD治疗的"蜜月期";随着疾病进展,药效逐渐减退,必须要不断增大剂量或增加服药次数才能控制症状,这时,若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经过神经内外科评估后若适合行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建议行手术治疗。DBS手术作为一个高精尖的手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引入国内,经过二十多年的临床实践,有着突出的疗效和安全性,已获得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高度认可。手术不可怕,风险可控,创伤小,术后开机后可以减少药物副作用及提高生活质量。该手术需要精确的定位治疗设备,医生也需要精湛的神经外科手术技巧。

我院神经外科配备立体定向框架及立体定向手术系统,已开展立体定向下多种功能神经外科手术,神经外科医护团队将一如既往追求精益求精,为更多的患者制造福音。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不“帕”啦!神经外科开展首例帕金森患者脑深部电极刺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