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奖】也请叫他们老师
评审专家付四毛(ug环球会员登录副院长):作者通过讲述与住培管理工作者的沟通,体会到住培管理者的艰辛与付出,感受到要向住培管理者致敬的心情。
“江老师,我个人觉得你们安排的入培讲座十分好,并轨研究生会通知回来参加吗?”
“有的”,“只是他们8月1日回去上课。”
……
“全科转岗,要求怎样?今天好几位医生打电话给我。”,“开会那天我请假了。”
“明天给你电话”
……
这是我与毕业后教育科江鋆在七月微信里再日常不过的对话。
当一年一度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医院举办征文活动,大家大概第一时间都会想到写些正儿八经的带教老师,但我却想聊聊一群在带教老师身后默默付出的人们---毕业后教育科的全体同事们。
都说两大"杀手"生产地,一是驾校,另一个是医学院。以前没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时,医学毕业生直接就找单位上岗,医疗质量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所在医院的条件。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源于1993年,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以临床实践,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专业课培训为主要任务,对于培养临床高层次医师,提高医疗质量极为重要。住培工作在医学终身教育中起到承前(医学院校基本教育)启后(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作用,是医学临床专家形成过程的关键所在。
毕业后教育科主管住培工作,住培工作既然重要,那势必要求多,检查多,工作量多,而且工作是周而复始,一学年结束,另一学年接着又来,没有让人羡慕的寒暑假。从小到每年的招生面试,新学员入基地培训,日常培训,日常考核,大到执业医师考试前准备,住培结业考前准备等等,用繁琐一词实在难以概括。
但这四年来,在卢瑛主任的带领下,一群小伙伴干的是越来越上道了。例如组织一次基本操作的培训,从培训前的动员,考官的同质化会议,场地布置,人员配置,培训完的考核流程,考试工具的准备,考核成绩的统计与反馈,每一件事都干得认真踏实,有条不紊,看得出正是因为有对过往经验的不断总结,才能有一年比一年的进步与完善。再例如不久前结束的三甲复评,毕业后教育科那是相当给力的,江鋆总说“台账我们必须办好,为临床医生省时省力,你们就按我们做好的模板补充就行了。”当时把我感动得“热泪盈眶”。除此之外,临床基地发现某个学员情况不太对,一经报告,卢瑛主任就十分重视,总是及时地恰当地作出处理,给予基地安心办事的强大后盾感。
毕业后教育科的每一位工作人员,虽然不直接进行临床的带教工作,不直接传授培训医生知识和技能,但是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为住培事业辛勤劳作。
所以,也请称他们为老师,叫一声“老师好”!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