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奖】成长路上的灯
评审专家郭小玲(ug环球会员登录副院长):文章段落承上启下,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品质,对老师作细腻传神的描述,情真意切,令人感动。
成长是条有着很多岔路口的漫漫长路,不同的选择和坚持,通向不同的风景。而老师像一盏灯,默默予以我们指引和鼓励,带领我们走进不同的风景。医学路上,更是如此。老师这一称谓,并不局限于校园中,在医疗工作中,任何一位上级医师甚至是同学,都能让我们很自然地称呼对方为“老师”。因为成为一名医生,需要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更新自己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学会与人相处,而这些,均并非易事,前辈及同学之间的指导、提点、指正、分享交流十分重要。
回顾自己三年住培生涯,从慌慌张张的小菜鸟到可以独立值班的医生,一路上真的很幸运,遇到了很多优秀的老师,给予了我很多帮助和鼓励,内心充满了感恩,教师节即将来临,那就趁此机会,表达一下自己对老师们的感谢之情。
首先,非常感谢我的导师陈敬国主任医师对我的知遇之恩,他给了我站在这个平台的机会,并始终鼓励和支持我。另外儿科大家庭的老师们都很亲切友善,让我很短时间就适应了一个陌生环境。
在中山人医儿科住培期间,自己的理论知识真真切切地映照在实践中,并学会去运用它,解决临床上的问题,这些是多亏了老师们一遍遍的提点。在蔡哥、兰姐、芳姐、简姐等老师进行的教学查房和病例讨论上,他们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用生动、有条理、循序渐进的方式展现出来,传授给我们,不断的提示我们日常工作中,哪些地方反映出来的知识点不扎实。尤其是蔡哥,一直对医学充满热情,和他值班的时候,总是可以随时随地打开心脏彩超报告、胸部CT或者PPT讲起课来,十分有趣。还有美玲姐姐,对于疑难病例,会和我们一起讨论,思路清晰,理论扎实,慢慢地学习她的临床思维,激发了自己的学习兴趣,总是回家查各种资料、熟悉病历,为的是第二天和美玲姐姐一起讨论,很有意思。还有聪聪姐,十分有耐心,还记得当时第一次分管克罗恩病的小朋友,很不熟悉,虽然提前温习了书,但总感觉不知如何下手,后来聪聪姐带着我查房,指导医嘱,一遍遍地回答我的疑惑,和我捋清诊疗计划,后来管床就顺手起来,现在回想起来,真正对于克罗恩病有了认识,是从这里开始的。
除了理论和实践,在这个平台上,我的临床技能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科室会根据我们的能力,放手让我们进行临床操作,再加上师姐和老师的现场指导,腰穿、骨穿这些操作已基本掌握。并且当初很幸运,基于老师们对我的信任,选派我和师姐去参加省级技能竞赛。在此期间,简姐和芳姐一直陪我们培训,设置模拟赛场,比赛时也一直鼓励我们,最后顺利完成比赛。而我们在此之后,也深刻认识到技能培训不是形式,是真的为临床工作做准备的,需要重视和认真对待。
另外,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老师们发自内心对病人的理解和对自己工作负责的态度。我曾经和导师出门诊,就算下班了,也会追回一些相对紧急的报告结果,确定没问题才下班。有一次门诊弹出一份心酶报告,结合病史不排除心肌炎,但联系不上家属,老师一次一次地打电话,最后请警察叔叔帮忙,联系上家属,赶紧办住院。蔡哥对于先心病行介入术的病人,每次和家属讲病情和治疗方案都很耐心、生动,术后也经常回病区查看患儿情况,哪怕是休息。郧樊姐、维维姐、美玲姐,对病人都十分负责,虽然整天都脚步匆匆、忙忙碌碌,但和患儿、家属的沟通绝不敷衍。这些我都默默地记在心里,我在面对家属时,也尽可能地详细解释病情,关心他们的情绪,对于患儿的诊治,也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细心认真。
除了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教导以外,也要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包容。我在临床工作中也曾犯过错误,老师们对我教导、包容、安慰让我很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面对并解决它,而且并没有因为这些而否定我,还一如既往地肯定、支持、鼓励我,真的很感动,很感恩。
其实风景无论好坏,只求遵其本心。无论在哪里,老师像一盏灯,照亮一方,向我们展现一处风景,协助我们选择。在阳光明媚处,是向导和恒心;在黑暗风雨中,是希望和温暖。老师们对我的帮助和教诲,是我成长路上的能量和养分,真的觉得自己很幸运,可以遇见各位老师,在这特别的节日里,想对儿科的老师们说一声:真的很谢谢你们,感谢你们对我的帮助和关心,你们辛苦了!教师节快乐!希望未来自己可以勇敢努力地向前走,去领略不一样的风景,同时,也能成为一盏发光的灯,给别人也带去指导、温暖、鼓励和力量。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