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教学

您的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教学基地住培带教详细

【三等奖】医言医行入我心——特别的爱送给特别的您

发布时间:2022-09-08 18:38 本文来源: 重症医学科专业基地 谢如梅 指导老师:梁宏开

评审专家乡汝浩(广东省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教育办公室主任):作者把带教老师比作避风港、领航者和助推器,避风港给予住培医师宝贵的职业安全感,领航者为住培医师职业生涯注入源源不绝的知识,助推器给予住培医师领悟临床知识的强大动力。总的来说,带教老师为住培医师指明了未来的前行道路。感恩常在,感谢带教老师的一言一行,让住培医师更健康地成长。


“桃李遍地,辛勤半辈。根根银丝,甘乳一生。”用这话形容我的带教老师梁宏开老师再合适不过。

2021年的夏天,我怀着一颗好奇却又迷惘,渴望却又彷徨的心,以一名ug环球会员登录重症专业规培学员的身份,开始了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之路,有幸成为梁宏开老师的学生。这一年多来,从医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变,让我更加深刻体会到了所担当的“责任”二字,从看见患者的茫然无绪,到现在的从容镇定,是梁老师在前方一点一滴地引导我。

他像避风港,让信念不动摇。在重症病房里住着一位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在一次日常查房时,一位先心病的患者突发外周脉氧低、呼吸心跳骤停,梁老师看到这一现状后,立即组织对患者进行抢救,马上下达抢救医嘱,胸外按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复查血气分析、补碱纠酸等一系列抢救措施有条不紊地开展......经过全体同事的精准治疗和悉心护理,患者的生命体征日渐平稳,各项化验指标逐渐恢复正常。在我还未接触到这一行之前,遇到这种突发情况,会害怕和慌乱。但当我来到重症监护室后,眼里看到的是大家从容冷静、有条不紊对患者进行抢救的场景,一次次的把患者从死亡线拉回生命线,我的内心无比震撼,更加坚定了我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重症人”的信念。

患者转回普通病房前合影

他像领航者,让步伐有动力。学医之路漫漫,从医之路艰辛,学有所获却是快乐的。梁老师虽然已经是主任医师了,但依然勤勤恳恳的整理病例。在写病历时,会指导我需要注意哪些部分的细节;在写病程记录时,会指导我哪些需要分析,哪些可以省略;在查房时,会指导我询问病人的主诉,患者的不适主诉需要考虑什么;在医患沟通时,会指导我如何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接触临床后,通过刚开始了解收病人流程,学习深静脉穿刺、纤支镜检查,逐步熟悉重症患者的临床特点、病情判断和日常管理,让我从青涩、懵懂、遇事会惊慌失措的医学生,变成了遇到突发情况能够较沉稳的处理,能与患者及家属较好交流沟通的重症医师,为我以后独立处理重症病人奠定基础,也为我今后学医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注入了源源动力。

梁宏开主任查房

他像助推器,让学习有热情。梁老师作为一名优秀的带教老师,深知医学教育中临床是非常关键的,而年轻的规培医师是未来的顶梁柱。在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时,他会说出自己的见解,认真评析,帮助我们形成自己独到的临床思维,并对最新的疾病相关指南了如指掌,鼓励我们多看文献,开拓视野,激发我们的学习热情。他也常常会换位思考,倾听我们的心声,了解我们需要什么、想学什么,有针对性的施教,引导我们领悟学习的真正目的。

科室小伙伴生日周合影

此时已不知不觉来到中山人医一年多了,相比于之前的青涩懵懂,此时已经多了一份成熟稳重,但始终不变的是梁老师教导我不忘从医初心、坚守医者仁心的信念。感谢在自己医学生涯的懵懂时期里出现了这样一位良师,为我指明了未来前行的道路,而我也将努力不负所望地坚定走向彼岸。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三等奖】医言医行入我心——特别的爱送给特别的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