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茶话屋|尊重生命 共话生死
当生命走到尽头,你想会如何选择?你更愿意选择做个浑身插满管子的“硬核选手”,还是直接向观众席告别的“佛系玩家”?是想靠冰冷的仪器,浑身插满管子,全力治疗维持毫无质量的生命,还是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在面对死亡、思考死亡的时候,你有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吗?你有敞开心扉谈论死亡、释放情绪的机会吗?
7月3日下午4点,在鼻咽胸部肿瘤放疗科护士长周丽文、专科护士柯梦子、护士梁珊珊的带领下,肿瘤护理小组联合鼻咽胸部肿瘤放疗科开展了一场生死教育安心茶话屋工作坊活动。
“安心茶话屋”是美华慈心关怀联盟(ChineseAmerican Coalition for Compassionate Care,CACCC)于2015年在美国提出通过使用安心卡开展的一种可以边喝茶、边谈生死议题的茶话会,旨在提升参与者对死亡的认知,善用剩余生命。提醒大家在生命终末时,可以选择医疗照顾的方式,对生活品质的需求,以及提前做好后事的安排。会场布置成圆桌式,以利于参加人员更加无障碍交流,敞露自己的心声。
安心卡是一种打开死亡教育之门的工具,一幅安心卡共有54张牌,分为4种花色和2张特殊愿望卡,每种花色各有12张牌。其中,黑桃代表身体需求,红心代表精神需求,梅花代表人际需求,方块代表财务需求。如果参与者没有在现有的牌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牌,就可以在特殊愿望卡内写上自己的临终心愿。
在大家都知晓安心卡及安心茶话屋的基本规则后,一场生前遗愿分享活动开始了——倘若生命仅剩下3个月的时光,你希望怎么过?你最想做什么?先给每位参与者分发1副安心卡;参与者再从四种花式牌中,各抽出3张(共12张)自己认为重要的牌,也可以用特殊愿望卡代替没有提到的议题;最后每位参与者从12张牌中挑选出最重要的3张并排序。参与者们都做出选择并排序后,由主持人逐一邀请参与者分享所选愿望卡内容及原因。参与者分享完毕后,引导人和其他人员可以发言,但对于参与者的观点不做评判,只给予情感支持。
我不想受苦。
我不想呼吸困难。
我希望此生无憾。
我希望家人带我出去旅行。
我希望家人多陪陪我。
我不想成为家人负担。
我希望家人能接受我即将离开时事实。
我希望有机会说:“谢谢你,我爱你,对不起”。
......
大家根据选择的安心卡分别倾吐了内心的真实意愿。有人因当下的遗憾而沉默,有人讲述着对家人深沉的爱,有人表达着自己的乐观与坚强,有人希望生命的结尾不留遗憾……大家在分享中得到慰藉和支持,在倾听中感受共鸣与力量。
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悄然而逝,这是一场特别的工作坊活动,这也是一次具有生命意义的教育活动,启迪大家思考如何引导自己与自己进行一场生死对话。参与人员纷纷表示,通过安心茶话屋活动开展死亡教育,能够促使自己思考死亡,面对死亡,讨论死亡相关话题,释放与死亡相关的情绪及压力,同时促进与终末期患者共情,更能理解和尊重患者,是一项有意义的死亡教育活动。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癌症高发病率与高死亡率依然存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到了生命末期,会面临如何照顾、最后走的时候希望是什么样子等问题。依据过往的经验,绝大多数的病患都希望舒服一些,有尊严一些,只是很多人可能没有机会将意愿表达清楚。特别是因受到“重生忌死”传统观念的限制,我国的死亡教育发展滞后。部分国家把护士进行死亡教育作为临终关怀继续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内地护士临终关怀的教育培训中缺乏系统完善的死亡教育内容。安心卡作为死亡教育体验式教学的特殊工具,通过组织安心茶话会活动,对护士运用模拟想象情景法进行死亡教育,为今后我院在医护人员中开展死亡教育提供了参考。
活动的尾声,周丽文引导大家进行感恩及告别。感谢自己,感谢自己在工作坊中认真的体验;并对刚刚的体验进行告别,回到自己当下的状态;感恩其他参与者给予的支持,并承诺对隐私保密。本次茶话会主要是来自肿瘤科的护理人员,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上班时要面对病情危重、情绪低落和具有生命威胁的肿瘤患者,工作负荷重且心理压力大。下班后大部分护士还是贤妻、良母、子女,自身的情绪和压力很少有机会释放,且内心焦虑会影响护理质量,致使患者的生理与心理需求不能被满足。通过安心茶话屋活动分享的过程释放了情绪,找到了缓解压力的积极应对措施。同时了解到病人在生命终末期的意愿,切身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更加坚定了持续推广开展安宁疗护工作的信心。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