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突破】我院成功开展中山市首例直肠癌经会阴插植三维后装放疗
6月16日,我院放疗三区成功开展中山市首例经会阴插植三维后装放疗,成为继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之后的广东省内第二家能实施经会阴插植三维后装技术的医疗单位。
本例为29岁女性,因“大便次数增多伴便血一月余”在外院行电子肠镜确诊为直肠腺癌。转至我院后行全麻下腹腔镜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提示直肠中分化腺癌,癌细胞浸及肌层(局部穿透肌层),肿瘤最大径5cm,神经束膜周建肿瘤,送检阴道壁可见肿瘤。术后需补充放疗,外照射45~50Gy对肠道及盆底的损伤可控,但无法达到肿瘤的控制剂量,经MDT及科内讨论后决定后装补量以达到治疗剂量。后装小组术前对病情进行了充分评估,通过严谨的术前讨论、结合妇检和指诊、以及对影像资料的参详等,最终确定三维后装是该患者目前适宜的治疗方案,在充分告知和充足准备下顺利完成了治疗,剂量分布满意,患者无痛治疗体验良好,无明显出血,治疗当日即出院。
此为我院放疗三区第一例实施经会阴插植三维后装放疗直肠癌患者。经会阴插植三维后装放疗操作难,需医生徒手操作。徒手操作插植意味着既要合理布针还要精准到达病灶合适的位置以覆盖需治疗区域,同时满足精确避开会阴部丰富的血管、神经及盆底部的肠道和膀胱等器官组织,才能完成精准放疗,避免大出血、穿孔、瘘道及肠道损伤等治疗带来的严重并发症。经会阴插植三维后装技术不仅适用于直肠癌患者,还是前列腺癌根治性治疗的必要手段之一,对于大多数盆腔内的转移病灶也是手术之外的唯一选择。
自2017年8月我科开展省内首例无痛宫腔内置管联合组织间插植三维近距离放射治疗术以来,三年间共完成800多例次,所有三维插植后装治疗均为徒手完成。其中不泛省内外转诊来的复杂疑难病例,甚至包括苗勒氏管畸形的双子宫宫颈癌患者。不断的尝试,脚踏实地,一步步从新技术转为常规技术。迄今无痛后装技术已接诊省内外患者70余人,接诊省内外国部级医院转诊的疑难复杂患者7人。2019年8月我院被广东省推选成为中国抗癌协会近距离放射治疗专委会常委单位,目前我院是省内首家无痛后装医院。此次我院经会阴插植三维后装治疗直肠癌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院的三维后装技术迈上了新的台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科普时间】
1. 何为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根治性治疗的一种,简单的说就是通过放射线来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作用机理主要是放射线进入人体内部与肿瘤细胞发生作用,从而导致肿瘤细胞的DNA分子断裂,达到肿瘤细胞凋亡的目的。得以根治的恶性肿瘤中,放射治疗占比40%。大家常言的放射治疗也称为外照射治疗,目前开展的放疗技术有:二维普放、三维适形放疗(3D-CRT)、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VMAT,Rapid- Arc)、图像引导调强放疗(IGRT)、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TOMO、质子重离子放疗等。
2.何为后装放疗?
外照射而与之对应的就是内照射,即近距离放疗俗称后装(brachytherapy)。首先在病人的治疗部位放置不带放射源的容器,然后利用遥控装置将放射源通过导管送达已放置病人体内的容器内进行放射治疗,由于放射源是后来装上去的,故称之为“后装”。近距离治疗主要包括腔内(interacavitary)及导管内(intraumenal)放射治疗、组织间(interstitial)和术中置管(introperative)放疗,以及模治疗(mould)等。现代近距离放射治疗普遍需要结合手术进行导管植入和组织间插植,用微机进行控制或用人工手动控制,后者需用秒表精确计时。不论用那种方式,均需用电子计算机计算剂量和做出治疗计划,包括放射源的位置,布阵及剂量分布。
近距离放射治疗的特点是:
(1)局部剂量高,周边剂量陡然下降。其剂量分布有利于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最大限度保护周围组织,近似于适形照射,故又称“适形组织内照射”;
(2)照射范围内剂量不均匀,短时间内达到治疗所需剂量,迅速缓解症状;
(3)照射时间短;
(4)连续分次照射即每周1~2次;
(5)安全、可靠、防护好。
3. 后装技术适用于哪些肿瘤呢?
(1)腔内或管内放射治疗:广泛应用于宫颈癌、子宫体癌、阴道癌、鼻腔癌、鼻咽癌、支气管肺癌、食管癌、直肠癌、胆管癌等部位肿瘤的局部治疗;
(2)组织间照射:后装导管植入骨和软组织肿瘤,颅内及中枢神经神经系统肿瘤,前列腺癌、膀胱癌、口底癌及舌癌、皮肤癌、乳腺癌、颈部转移癌,肺及胸膜、腹内脏器、肢体等部位恶性肿瘤等。但肿瘤必须病灶较局限、不能超过4CM,放射敏感性中等以上。可在外照射前、后使用,或用于术中置管,术后置管。
4.何为经会阴插植三维后装放疗?
对于直肠癌侵犯阴道的患者需行经会阴插植联合经阴道插植以覆盖直肠和阴道的间隙等术后的高危区域,体表无自然腔道,无定位标识,插植深度大,途径局部血管、神经、肌肉,插植导致的穿孔、大出血、瘘道、及肠道损伤的风险大大增加,满足该患者的治疗范围和剂量分布要求至少7针(阴道内插植4针经会阴插植3针),在六通道后装机上需二次治疗合成才完成一次标准治疗。国内目前开展的后装多为腔内后装,组织间插植后装需要更高要求的手术配合,开展因而受限,如能在B超引导下进行插植,治疗的可重复性及准确性更为合理。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