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脑血管介入科开展颅内巨大及大型动脉瘤的密网支架治疗
感觉头痛,一只眼睛视力还下降,这是怎么回事?能治好吗?57岁的肖阿姨带着满心疑虑来到我院脑血管介入科就诊。
经头颅MR增强报告为:右侧鞍上区巨大动脉瘤,压迫右侧下丘脑、视交叉与垂体柄。脑血管介入科立即安排肖阿姨入院治疗。肖阿姨病情复杂,一方面动脉瘤较大,压迫视神经交叉,影响视力;另一方面动脉瘤长在颅内最深部,常规开颅方法难以到达,损伤大;再者巨大动脉瘤,用常规介入治疗弹簧圈栓塞的方法难以治愈,容易复发。
脑血管介入科韩志安主任团队,经过认真研究病情,查阅文献,请教国内的顶级专家,决定使用密网支架治疗肖阿姨的巨大动脉瘤。密网支架专业叫法为血流导向装置(flowdiverter,FD),是在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血流重塑装置密网,由于其较普通颅内支架拥有更细密的网格以及更强的血流导向能力,所以更有利于动脉内皮细胞的移行生长及瘤颈覆盖闭合。通过密网支架的高金属覆盖率和高网孔率设计,对局部血流进行重塑,将载瘤动脉向动脉瘤内的冲击血流导向远端正常血管内,从而减少局部血流对动脉瘤的冲击,使动脉瘤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得以改善,最终在动脉瘤内形成血栓,进而实现动脉瘤的闭塞。
密网支架治疗颅内巨大及大型动脉瘤有以下优势:
1、先进性:开创了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新方向,革新了动脉瘤手术治疗理念--由动脉瘤瘤内填塞转变为对载瘤动脉血管的血流重建。
2、安全性:改变瘤颈血流,瘤内血液滞留缓慢形成血栓,密网结构利于内皮细胞攀爬,在瘤颈处逐步形成生物性封闭,治愈动脉瘤。有效降低大或巨大动脉瘤的手术风险及手术难度,完全闭塞后0复发。
3、有效性:对于后循环动脉瘤由于累及穿支较多、性质多变(夹层、梭形、延长扩张等)、结构复杂等原因,导致传统治疗方式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且治愈率低。但是使用密网支架治疗后循环动脉瘤,密网支架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永久性并发症发生率很低。
术前,医务科组织设备科、介入室、麻醉科、ICU等科室进行术前讨论,就手术的准备、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预案设置。
经过两个小时,最终手术顺利完成,术后3天肖阿姨顺利出院,头痛消失,视力逐渐恢复。
脑血管病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是中国人群死亡的三大重要原因,也是引起致残的首要原因。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卒中及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绝大部分原因是由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颅内动脉瘤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在脑血管疾病中占第3 位,是导致蛛网膜下隙出血的主要病因。颅内动脉瘤患者出血后早期病死率达40%,再次破裂出血后达60%,存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临床主要采用开颅动脉瘤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法治疗。血管内栓塞治疗侵袭性小,致残率、致死率相对低,疗效显著,已成为介入治疗的首要方案。用介入治疗的方法治疗脑血管病,使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出现了革命性进步,以往许多疑难不治之症,得到了明确的诊断及妥善的治疗,使病人免于开刀之苦,因此有学者称介入治疗是神经外科发展的里程碑之一。
我院脑血管介入科专家已经开展脑血管介入治疗20余年,熟练掌握了脑血管介入治疗的关键技术要求,紧跟世界发展的潮流。科室在院党委的领导下,积极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从2020年开始至今,已经完成颅内巨大及大型动脉瘤的密网支架治疗9例,成功率达到了100%,且没有并发症。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