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医院资讯科室动态详细

罕见|头痛、恶心、呕吐一个多月,原来是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

发布时间:2020-05-11 00:00 本文来源: 疼痛医学科

  头部CT显示:小脑幕可疑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余颅脑平扫未见明显异常。脑血管CTA未见动脉瘤及血管畸形征象。 入院后行腰椎穿刺,几乎没有脑脊液流出,提示低颅压。为江女士进行止痛、加强补液等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紧接着医生为江女士进行了头颅和颈椎增强MR。脊髓水成像序列要求高,耗时长,MR室的医护人员花了相当大的精力终于找到疾病的元凶:

、见脑内广泛硬膜增厚,强化,上矢状窦、直窦等静脉窦增宽,符合低颅压改变;

、颈7/胸1,胸1/2双侧神经根袖见局部囊性扩张灶,但窦道显示不明显,胸2/3双侧神经根区隐约见小线样横行高信号,多考虑脑脊液漏,重点可疑区域为颈7-胸3双侧神经根袖区域。

  虽然找到元凶,但患者的治疗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大多数低压性头痛患者可以通过止痛和补液等保守治疗方法治愈,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仍然还有部分症状。脑血管介入科韩志安主任对每一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都非常重视,他迅速组织了神经内科、MR室和疼痛医学科会诊,最后决定在疼痛医学科治疗。

  低颅压综合征(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Syndrome,ISH)  依据低颅压综合征的性质及临床表现,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原发者病因不明又称自发性,较为少见。继发性是继发于各种原因包括医源性操作(如腰穿、椎管内麻醉、颅脑手术)、外伤、全身性疾病(如脱水、尿毒症、糖尿病昏迷、脑膜炎、全身性感染)引起的脑脊液漏出和低颅压表现。

(比如颈部的按摩,过度的拉伸等)也可能引起自发性脑脊液漏。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罕见|头痛、恶心、呕吐一个多月,原来是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