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彼知己,早防早智—携手向未来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战略窗口期。这一时期,我国进入老龄化急速发展阶段,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 3 亿,占总人口比重将超过 20%;同时还将迎来第二次老年人口强劲增长高峰,平均增长率 4.48%,是同期总人口平均增长率的15倍。伴随老龄化不断深入,以阿尔茨海默病(
AD)为代表的老年期痴呆防治已成为积极应对我国老龄化的重要课题。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引发患者进行性、持续性认知功能损害,最终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是继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之后老年人致残致死的第三大疾病。我国 AD患者约1000万人,数量居全球之首,人口老龄化社加速将进一步驱动患病人数增加,预计到 2050 年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将超过 4000万人。目前,由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相关经济开支,已经占全国GDP 的 1.47%,约为 2015 年人均GDP 的 2.4 倍。
AD8自测量表
而轻度认知障碍(MCI)是指正常老化过程中与早期老年性痴呆之间的一种过渡阶段,患者虽有轻微症状,但不影响基本日常生活能力。目前全国范围内预计有3877万MCI患者,总患病率高达15.5%,其中很大一部分会进展为痴呆。积极预防、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和长期规范治疗能有效减缓疾病发生和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照料者的负担。然而目前我国在认知障碍疾病诊疗仍面临三低困境:公众对疾病知晓率很低;患者主动接受诊疗比例低;诊疗规范化治疗的比率低。调研报告显示,85%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认为老人记忆下降是自然衰老过程,没有必要治疗而延迟就诊,6成患者在出现症状后才首次就诊。体检或筛查中发现问题进一步就诊的比例仅为10.06%。目前我国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在内的痴呆就诊率仅26.9%,接受规范化治疗率仅21.3%。
佘子瑜副主任医师在给AD8量表有问题的患者进行筛查
为了有效减缓痴呆和认知障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国家卫健委在 2020 年刊发了《探索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方案确定了试点地区到 2022 年的工作目标,包括公众对老年痴呆防治知识知晓率达 80%,建立健全老年痴呆防治服务网络,建立健全患者自我管理、家庭管理、社区管理、医院管理相结合的预防干预模式,社区(村)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率达80%。
2021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主题“知彼知己早防早智“,2022 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主题“知彼知己早防早智—携手向未来(KnowDementia, Know Alzheimer’s -Together, we can do so much)”,继续聚焦于早期筛查、早期诊断,着力宣传阿尔茨海默病的 10个早期症状、12 个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和诊断后的医学与社会支持。通过宣传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知识,通过筛查了解自身的记忆改变,用知识、尊重、善意和帮助武装自己和我们身边的人,携手共克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康护难题。“知彼知己早防早智—携手向未来”这一主题也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老年健康专项行动的具体实践。
佘子瑜副主任医师在给社区老人科普阿尔茨海默病的知识
为响应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行动号召,助力国家老年痴呆防治“双80”目标达成,推广疾病的早筛早治观念,传递正确护理知识。我院神经内科发起“中山市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活动,抽调科内记忆门诊卢奎副主任医师,佘子瑜副主任医生,欧结艳主管护师,联合中山社工团体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对辖区内的公众进行科普宣教活动,让社区公众认识阿尔茨海默病,了解阿尔茨海默病可以早筛早治。除此之外,还组织社区辖区内60岁以上老人进行AD8量表的自筛,进一步进行MMSE、MoCA等量表筛查。对于筛查出来的老人,建议再到我院记忆门诊进行确诊和治疗、随访,并组织患病家属进行病人家庭照护学习,同时患者转介回社区继续康复并获社工关注。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阿尔茨海默病防治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更多人群了解阿尔茨海默病。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