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首例】乳腺癌术后重建乳房,还能顺便瘦腹部,这个超高难度手术了解一下
乳腺癌是最为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2019年中国最新癌症报告》显示,乳腺癌居女性发病的首位,每年发病约30.4万人。迄今为止,手术切除癌肿仍是乳腺癌临床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尽管保乳手术已得到较大推广,由于患者的主观及客观原因,在我国约70%以上的乳腺癌病人仍然接受了全乳房切除手术。乳房缺失给病人带来心理创伤,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及家庭和谐。
在过去,传统“一刀切”(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首选。随着保乳手术的开展,患者的乳房得以保留,能在疗效相当的基础上兼顾功能和外型。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因为就诊较晚,或多灶性病变、特殊类型比如弥漫钙化等原因,不能选择保乳手术。对于这些患者来说,是不是只能忍受乳房缺失带来巨大的压力和痛苦呢?
我院乳腺中心专家告诉你:
即使患者不符合保乳要求,一样可以再重新造回来。除了大家所熟知的硅胶隆胸手术外,我们还有更高难度、更复杂的手术,那就是利用自身皮肤脂肪组织重建乳房。近日,我院乳腺外科医疗团队就完成了一例超高难度乳房重建手术——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加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加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重建术(DIEP)。近年来,尽管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已经受到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但国内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比例仍然不高。DIEP皮瓣技术由于术后并发症较少,适应症广泛,皮瓣体量大,血管蒂长等优势,成为乳腺癌乳房重建的优选技术。不过此技术基本集中在一线城市的大型乳腺中心,病例例数较少,全国开展并不广泛,我市尚未开展过该手术。其优点是既能满足患者心理需求,同时手术后又能使皮肤更利于乳房轻微下垂的塑性,再造乳房的形态会更好;它不会推迟辅助的放疗和化疗,也不会增加局部的复发,并减少二次住院的时间与费用。
该手术是利用腹壁下动脉穿支游离皮瓣移植乳房重建手术,通俗地讲,就是将腹部的皮肤连脂肪重新连接血管,替代切下的患病乳房。该手术优势主要为腹部组织量大,重建乳房的大小调节度较好,术后双侧乳房更对称,外形拥有自然的弧线及质感,还兼备腹部瘦身的效果,尤其适合有减除腹部脂肪的患者。
【案例回顾】
中山市首例腹壁下动脉游离皮瓣乳房一期重建术
一月前,47岁的邓女士复查彩超时发现左侧乳房有3个肿物,自己摸不到,乳腺彩超及钼靶BIRADS 分类3级。当时考虑患者乳腺肿物较小,良性可能性大,我院黄志华副主任推荐了超声引导下左乳肿物微创切除术,病理报告为乳腺癌,这无疑是晴天霹雳,原本考虑是良性肿物的可能性大,结果却是恶性;而手术时有3个肿物,而且在不同象限,如果强行乳腺癌保乳术可能会导致乳房严重变形,影响外观。但失去乳房对于一向爱美并对生活充满追求的邓女士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我院乳腺中心凌飞海主任团队详细研究患者病情,考虑到邓女士腹部脂肪组织丰富,可提供的自体组织容量大,能更好地达到外形重建,切除多余腹部组织,可使得腹部更为平坦美观,疤痕也可以比较隐密。经科室团队讨论,决定为患者施行腹壁下动脉游离皮瓣乳房一期重建术,此为中山市首例。
凌飞海主任介绍,该手术存在不少的难点,尤其是需要准确找到并分离出直径只有2~3mm的腹壁下血管,并将之与胸廓内的血管进行吻合,让移植的组织能够存活。分离并吻合只有米线粗细的血管,对术者的显微外科操作是重大考验。由于手术难度极高,凌主任特邀广东省著名乳房重建手术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逸仙乳腺肿瘤医院、李顺荣教授及朱李玲教授前来指导。
9月26日,由李顺荣教授、朱李玲教授、黄志华副主任医师主刀,乳腺外科团队、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的紧密合作下,因邓女士腹部有手术疤痕黏连,血管条件差等特殊原因,原本4~5小时的手术,经历了6次反复血管吻合,终于历经近10小时后取得了圆满成功。不仅切除了病灶,保留了左侧乳腺的乳头乳晕等中心结构,完美地重建了与原来相差无几的乳房。
术后,多次利用彩超观察皮瓣血运情况,均提示转移皮瓣血运良好。邓女士恢复良好,3天即下床活动,对日后运动的影响很小,手术效果也令她十分满意。出院当天,她拉着凌主任的手,连声道谢。
对于不幸罹患乳腺癌、不得不施行乳房切除的女性来说,乳房是她们心中无可奈何的痛。如何既保留住乳房,又能确实地切除肿瘤,减少转移和复发,我院乳腺中心的医生也在不断探索和改进,并多次到国内外顶尖医院进修学习。目前,乳腺中心已熟练掌握最新的自体组织乳房重建术,除了新开展的游离皮瓣乳房重建手术外,还包括腹直肌带蒂皮瓣转位乳房重建手术、背阔肌带蒂皮瓣转位乳房重建手术、假体重建、各种类型保乳手术等。手术难度有高低,不同的手术方式,适用不同病人。我们这里有最专业的医疗团队,会为患者量身定制最适合的手术方案,全力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