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合作】 高中女生失眠、精神行为异常,医生明鉴罕见脑炎!
2021年2月8日,农历牛年除夕前3天,大家都在准备迎接新年的时候,我院神经内科收治了一位不寻常的患者。今年读高二的小张刚结束期考,愉快的假期还没开始,却因为长达1周的“失眠、精神行为异常”到精神病院就诊。但精神病院对其使用数联抗精神病药后,病情并没有改善、反而更加胡言乱语、躁狂、并出现低热,考虑器质性精神障碍遂转送至我院。神经内科专科医师接诊后发现事情并不简单,“青年女性、急性起病、突出的精神症状”,首先需要排除脑炎、尤其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脑炎:自身免疫性脑炎。
完成初步判断后,神经内科诊疗团队立刻为其安排进行腰穿、头颅MR及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等一系列检查,在腰穿、MR基本排除脑部细菌、结核、真菌感染等禁忌情况下,虽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结果未出,但诊疗团队当机立断决定先予大剂量静脉激素冲击,因为对于自身免疫性脑炎来说,启动免疫治疗的时间早晚直接影响预后。
年初五抗体结果提示:脑脊液中抗NMDAR抗体1:10阳性。这是自身免疫性脑炎中最常见的类型,对于年轻女性来说,肿瘤尤其是畸胎瘤是该病最常见的病因。而此时小张已经出现木僵、缄默、反复发热、下肢间中有抽动。主诊团队迅速在激素治疗方案上加用丙种球蛋白冲击,并行胸部及全腹CT等排查肿瘤。在上述免疫及其他对症支持等积极治疗下,小张病情开始改善、有时候可以和家人简单交流、肢体僵硬亦有好转。
考虑到该病与畸胎瘤具有密切相关性,诊疗团队进一步查找病因,经CT、B超、MR等检查最终发现了盆腔卵巢畸胎瘤。虽然此时小张仍有精神症状、神经科情况尚未完全稳定,但卵巢畸胎瘤极有可能就是造成病症的元凶、依靠手术切除方能从根本上去除病因,否则患者不仅很难完全康复、且极易出现反复。
经神经内科、妇科、手术麻醉科等多个学科联合会诊、慎重评估患者状态及与家属反复沟通,3月8日我院为小张在腹腔镜下进行左侧卵巢肿瘤剥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囊性成熟畸胎瘤。3月10日小张转回神经内科,精神状态明显改善,能进行良好沟通,肢体活动好、可下床自行走动,除近期记忆稍差外,无自觉特殊不适,3月14日小张带药出院。
神经内科周霭婷主治医师介绍,自身免疫性脑炎是一类对人体神经元抗原成分产生异常免疫反应所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急性、亚急性起病的明显精神症状、认知行为障碍、难治性癫痫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可伴有椎体外系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其中又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最常见。随着诊疗技术的提高,这一既往被归为罕见脑炎的疾病其实并不罕见,因为患病人群以中青年居多,而且多有明显的精神行为异常,很容易被误诊为精神病。近年来,我院神经内科每年收治各类自身免疫性脑炎多例,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次病例的成功救治既是专科团队诊疗水平的体现,也是多学科协作的优秀展示。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