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多学科义诊来了
今年9月是第十三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9月21日是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即刻行动,点亮记忆之光。
曾几何时很多人认为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从而错失了早诊早治的黄金时机。但现代医学证明,阿尔茨海默病是可防可治的。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缺少运动、肥胖症、饮食不平衡、吸烟、酗酒、中年期高血压、抑郁症等,我国40%的认知障碍可通过改变这些危险因素得到预防改善。另外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往往较临床症状出现时间早15~20年。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先进的检测手段,如脑脊液、Aβ-PETCT检查,可在临床症状尚不明显时精准筛查出阿尔茨海默病的高危人群。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市的靶向Aβ毒性蛋白的单抗药物,更是给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2024年9月20日,我院神经内科将联合老年医学科、康复医学科举行2024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宣传及义诊活动。
活动时间
2024年9月20日(周五)上午10:00-11:00
活动地点
ug环球会员登录杨郭恩慈门诊大楼一楼
四、活动内容
1、专家、健康管理师提供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咨询、义诊和科普宣传活动。
2、神经内科相关疾病个体化评估、预防和诊疗相关咨询。
3、免费赠送相关健康宣教资料及精美小礼品。
痴呆患者的患病率:
全球已有痴呆患者5500万,而且每三秒钟还会有一例新发患者,其中60%-80%是阿尔兹海默病痴呆患者。我国目前约有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患者1000万,预计到2050年将超过4000万,形势非常严峻,阿尔茨海默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和精神行为异常,是继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之后,致残致死的第三大疾病。
根据《AD临床前期国人知晓率和主观就诊率调查研究》:知道阿尔茨海默病有临床前期的人占比78%,愿意为此去就医的仅有17%。为什么行为和知晓率之间存在如此深的鸿沟呢?对阿尔茨海默病及其危害没有真正了解,只知道病名罢了。因此我们需要一个行动:加大阿尔茨海默病知识的宣传和科普力度,让人们不止知道病名,还要熟知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
认识阿尔茨海默病注意十大症状
记忆力衰退
记忆力衰退
尤其是对近期事物的遗忘
是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最常见的症状
原来熟悉的事完成起来很困难
你会发现原来的“家务小能手”不见了
洗衣机空转、
记不清煮饭是先洗米还是直接煮......
语言表达能力减退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患者
经常忘记简单的词语
或者话到嘴边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说出来的话让人难以理解
搞不清时间、地点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常迷路或认错门牌、认错床位
记不住日期
甚至都分不清楚白天和黑夜
思维判断力出错
阿尔茨海默病
会让人丧失对一些事物的正确判断能力
例如夏天穿羽绒服或者乱花钱
搞不清事情的脉络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患者
与人交流往往会出现一定的障碍
跟不上他人的交谈思路
东西乱放
总把东西放错地儿
也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一大征兆
情绪行为出现改变
无缘无故地情绪起伏
或者多疑、虚构
一定要引起重视
理解视觉、空间信息有困难
视觉问题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个征兆
他们看到的世界不一样
从工作或社会活动中退缩
他们可能无法追从最喜欢的运动队
或记住如何完成最喜欢的爱好
上医治未病,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最好的上医,阿尔茨海默病是可以预防的疾病
尽早接受教育、戒烟限酒、控制血脂及减肥、避免脑外伤、及时治疗听力下降、防治老年抑郁、增加社会接触、适当增加运动、避免空气污染均能降低患病风险。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